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【陈情表】致母校福中医的一封家书(二)

时间 : 2023-08-27 11:16:34 来源:哔哩哔哩
x

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、恩师,亲爱的同窗、校友:


(资料图)

大家好!于福州旗山学医,一晃十年悄然将逝。枉叹岁月蹉跎、世态多变,但所幸对中医的至诚之心始终如一。清晰记得,在母校毕业典礼上,恩师李灿东教授的那一句句振奋又暖心的话语:母校是我们每位中医学子最坚强的后盾,是我们福中医学子永远的家!而于母校开学迎新之际,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母校诸位家人倾诉衷肠:

我原本是福中医八年学制的同学,在入学深入研究中医的几年光阴,许多时间都是在图书馆的书香中度过。当我阅读了《问中医几度秋凉》、《身在中医》、《寻找中医失落的元神》等书籍后,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召唤:有一份炙热的爱在深渊底下无助地呼唤,但在这个空旷又喧嚣的时代里,没有人听见;渐渐地,她的声音变得沙哑,她的双眼哭出血丝,却依旧没有人在意。所以,当时我就下定决心,要用自己积累下来的传媒学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中医文化。

这项工作的艰难程度,远远超乎我的想象。从整个中医的文化定义扩展、品牌思路构架,到每个细分类目的取材设计,都是满满的细节雕刻和层层工序。但我却乐在其中、不觉疲倦。从某一个角度讲,“和世璧”中医品牌更像是自己的孩子,它的价值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生命。我也曾一度不切实际地幻想:以后我们中医青年会因此有更大的中医舞台,中医的理念会让整个地区、国家甚至世界都趋于和平稳定。

我把自己对中医所有的感情感悟、研究创造、理想寄望,都注入这个品牌当中,它也在网络各大媒体中一点点茁壮成长,目前已有2万多的粉丝和数百万的浏览量。可是匹马难承千斤重,我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单薄,接下来要将它送去更高的平台发展,绝不是像我一名中医学士可以轻易拿下的。更重要的一点原因是,“和世璧”中医品牌,带有强烈的时代文化政治色彩。我绝不希望、也绝不容许日后成为任何不良党派、组织争权夺利的武器,或成为某某岛国的金丝外衣。所以,我毅然决然地要守住这个品牌,并交由母校来使用发挥。也许更条路会更艰辛,但是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!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不怕风雨兼程。

在母校图书馆中,有一处闽台中医文化交流中心。当我看到这个标题,脑中闪现的念头是:如果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中医品牌,让祖国两岸同胞共同来经营,一起来振兴中华中医文化,那该有多好啊!而在今年的海峡论坛上,我关注到了《夜问打权》的主讲人黄智贤博士对于中医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高度评价。而在今年八月下旬,于福建泉州,我的家乡,召开了“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论坛”。我能清晰地感知到,未来在海峡两岸会有一个宏大的中医布局。

碍于两岸这种波动式的政治局面——若即若离,似亲似疏,福建沿海地带并不大力开发建设。但是勤劳、智慧的泉州人,用自己的能力与胆识开创了一片天。在闽南地区发展中医,其实有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:首先是“河洛文化的历史根源”、再者是“爱国华侨的财力支持”、最后便是“海权时代的地缘条件”,恰恰是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都具备了。而中医文化作为一种软件建设,安排在沿海地区发展,既可以成为祖国的招牌门面,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和平的力量和高端人才,可谓一举多得。

因为自己一直都有在关注两岸的形势发展,也跟进每一期的《夜问打权》节目。我发现,祖国台湾地区在进行一项既危险又不明智的举措,那就是“去中国文化”。其实,这是他们对于中华文化强大融合力的一种恐惧。可与此同时,我也欣喜地看到有非常多的台湾地区年轻人在孜孜不倦地学习、传承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所以,鉴于此,我也希望能有一个中华文化大品牌,让两岸的年轻人共同来完成实现,同时在这个过程中,彼此交融,增强民族文化意识,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由衷骄傲自豪。

许多人会想,等我们中华文化全面复兴后,两岸会自然统一。这个观点是对的,但是从时态上,显得无为消极。其实“中华文化复兴”和“两岸统一”这二者,并没有先后顺序,而是同步进行的。而我们要做的是发挥更多、更有力的主观能动性作用。

那么最终,假如“和世璧”中医文化品牌计划可行,我们的目标规划又是什么呢?以我个人的粗鄙之见,是要构建“闽粤台”三位一体的中医文化产业金三角。因为我们知道从数学几何角度来看,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。如果我们可以形成这个势态,那么两岸的长治久安就更有一份有力保障。

这么说起来还是有些“悬空感”,难以落地实现。其实,在时代的一阵浪潮退去之后,自然会给我们腾出舞台来运作展现。在我的家乡晋江,这里曾经是中国鞋都。凭借着“爱拼才会赢”的精神,许多人在这里创立下了国际知名品牌,不胜枚举。但时过境迁,中国的鞋服产业,今后也会形成人工智能化生产模式,并且会安排在偏于内陆的地区进行。那么,这一块“门面”地带,似乎是为中医文化建设特意空缺出来的。从曾仕强老先生生前的研究分析,晋江,曾经是晋朝中原人南迁时遗留下的文化烙印。说来也是有趣:中原文化对这个“晋”字恋恋不舍,“三家归晋”、“山西晋太原”……只因在中国汉字里面,这个“晋”字就涵盖了“中原二字”!何解?亚者,中也;日者,⊙也。这也是一个巧妙的文字密码。

如果能借助中医的力量,来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,那将会是中医药伟大复兴征途上的一座历史丰碑。两岸和平统一,对于整个世界的局面稳定也将是百利无一弊。现在整个时代的频率都很紊乱,这与外界的宇宙磁场风暴有关,但更重要的是时局动荡、人心不稳。因为“乱频”而产生的各类身心疾患,所带给人类未来发展的重重困境难以突围——外不能天人合一,内不能神形兼备!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认识到,我们已经进入了“末法时代”,而我通过研究创见了“因运学”理论,发现“法之末”,需要有“和气”来顺接,否则整个时代的命脉不能续接,将会“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。而和气的代表就是中医,所以,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中医文化的意义已经不只是在复兴一门古老医学,而是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一项重要使命了。

难以忘怀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生前的谆谆教诲:未来人类将面临着“缺水”、“缺土”、“缺粮”、“缺人”等诸多困局,但归根结底是“缺德”。而今,这些遗言成了预言,在现实中逐一上演。我们需要自我反省,需要自我拯救。而最有效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贯彻、实施中医理念。曾老虽已仙逝,但其思想的光辉依然让我们这些后辈警醒、拜学。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两岸同。因自学了“音韵学”,也在此为悼念曾老赋七律诗一首。中元节将至,追思曾老,请愿保佑华夏苗裔,保佑两岸百姓:

中元节至悼曾公,愿为中华祈福风。

寇祸苍生天地怒,自招民愤火山冲。

冤灵无计葬污海,罄竹难书染血红。

因果轮回皆有报,皇天开眼斩倭虫!

——《七律 中元节至悼曾公》谢子善

作者:谢子善(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)

注: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

x